廣東捷泰研發的封閉公共空間空氣消毒解決方案,采用人機共存常規消毒設計和無人深度消毒設計,該系統由消毒模塊、循環系統、凈化系統、遠程控制、大數據云平臺組成。
在負壓空間空氣輸出管道中精密過濾網前加裝紫外消毒裝置,按每立方空氣0.05W的功率配置,比如1小時1萬立方風量,需要紫外燈的總功率是500W(分散多支布在管道中)。并要保證被殺菌的空氣與紫外線燈光有2秒以上的接觸,要根據風速設計管道的長度。以上紫外線消毒要預備兩套,一套備用,并且要有故障檢測和便于更換,根據排風管道設計成拼接組件。
此處配圖(風道建模)
在負壓空間空氣輸出管道中精密過濾網后投加臭氧消毒,臭氧設備產品量按20-30mg/m3設計,比如1小時1萬立方風量,需要200-300克的臭氧機。并保障這個濃度隨氣流維持10秒以上,要根據風速設計管道長度。以上消毒設備要有備用預備,要有濃度檢測與報警功能,可以根據尺寸做成拼接組件。
此處配圖(風道建模)
輸入通道的空氣要加紫外線消毒,入風按每立方空氣0.021W的功率配置;要加等離子體消毒,等離子體密度分布一般取67*1017--77*1017-m-3,等離子體功率一般按每千立方30-35W計算;活性炭、光觸媒消除異味,設備可做成柜式或管道嵌入式,視客戶工程而定,設備均要帶檢測報警與備用配置。
此處配圖(建模)及設備外觀
內部各個空間要按空間大小,人流量配置222納米不可見紫外照射消毒,防止空間病毒的相互傳播,配置功率每立方空氣0.021W,在有人活動時照射使用。
負壓空間無人時,或者定期(每周至少一次)要安排用臭氧進行深度消殺一次,深度消殺時可以關閉指定空間的換氣功能,使其處于密閉狀態,用50mg/m3以上濃度的臭氧消殺1小時以上,要有濃度檢測與時間記憶功能,消殺完后恢復一個小時啟用空間。
此處配圖(空間建模)
內部的特殊崗位和區域要設計成消毒正壓區,比如醫護診斷人員固定的工作崗位,要設計成正壓工位(專利技術),讓醫務人員既能有效服務問診患者,還能絕對保障其在崗期間不會被感染病毒(在崗位上可以不帶防護裝置),具體配置要看工位設計的大小,要求工位口處的風速要在0.45m/s以上,后面風道消毒的配置:紫外線按0.1W每立方配置,等離子體按每千立方50W配置,密度120*1017-m-3以上,做好臭氧殘余量的吸附回收。這樣,在這個工位上工作的人就不可能感染病毒,他(她)們的工作壓力與效率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。
普通工作人員的工位建議采用貼墻式正壓消毒機,或者配置一臺直落式(正面吹風的機型),這款機也可以設置在患者病床前,能大大降低防護裝備破損時的感染風險。
如果是新設計的床位,應該考慮把回風口設置在患者床頭的非醫生站立側,這樣患者呼吸攜帶的病毒就會被回風口吸走,也能大大減少感染風險。
此處配圖(建模與產品圖)
進出人員在更換衣服后,應帶上防臭氧口罩在50mg/m3以上濃度臭氧的空間中停留1分鐘以上,讓臭氧徹底消除衣服體表有可能攜帶的病毒(原有的其他環節不能少);
出入的物資可以做一個高濃度臭氧50mg/m3以上轉換間,讓物品在其中停留5分鐘以上,以保障徹底殺滅;輸出物資應在保障良好密封后放入轉換間,臭氧只對包裝外表進行滅菌處理(其他該正常行使的環節不能少)。
總結:經過捷泰合理的消毒方案配置,在不投加任何藥劑的情況下,能對負壓空間(病房)的消毒、殺菌做到全方位無遺漏的地步,起到很好的防疫、抗疫作用。這里最關鍵的是設備擁有對標的檢測與報警功能,并且有遠程云平臺管理系統,有大數據智能綜合分析和預警系統,能有效保障防疫抗疫體系的安全運行。是各大醫院負壓病房的首選方案!
總結:經過捷泰合理的消毒方案配置,在不投加任何藥劑的情況下,能對負壓空間(病房)的消毒、殺菌做到全方位無遺漏的地步,起到很好的防疫、抗疫作用。這里最關鍵的是設備擁有對標的檢測與報警功能,并且有遠程云平臺管理系統,有大數據智能綜合分析和預警系統,能有效保障防疫抗疫體系的安全運行。是各大醫院負壓病房的首選方案!